是日「立夏」,為二十四節氣(Solar Terms)第七個節氣,並夏季六個節氣的第一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「立夏,四月節。立字解見春。夏,假也,物至此時皆假大也。一候螻蟈鳴;二候蚯蚓出;三候王瓜生。」溫度開始升高,雷雨增多,為陽氣漸長、陰氣漸弱的季節。古時稱青蛙為「螻蟈」,牠們晝伏夜出,因感應到陰氣而鳴叫;稍後,蚯蚓也感應到陽氣漸盛而出土;再稍後,藥用爬藤植物王瓜快速攀爬生長。

立夏節氣提示我們已進入夏季,萬物欣欣向榮,天氣越來越炎熱,是天地陽氣逐漸旺盛的節氣。從中醫養生角度,我們應順應夏季陽氣生長之氣,使體內陽氣得以宣散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倡在夏季應該「無厭於日」。跟我們城市人在夏天喜歡在室內吹冷氣的習慣相反,中醫養生提倡多曬太陽,讓身體吸收從太陽而來的陽氣。例如我們可以在清晨或傍晚,陽光比較柔和的時候到室外曬太陽,使身體微微出汗。出汗可使體內陽氣通泄於外,調暢血氣,疏通經絡,排毒祛濕。然而出汗會使身體的水份和電解質流失,因此我們應該及時補充。另外我們要留意出汗後不要馬上去吹冷氣。這是因為我們在出汗後肌表汗孔仍是處於打開的狀態,因此寒邪便容易透過打開的汗孔侵襲人體,從而導致疾病。我們可以先到陰涼的地方休息並把汗擦乾,等到身體不再流汗後才進入有冷氣的地方。在冷氣場所中也要留意場所內的溫度,倘若感到寒冷便應該把溫度提高和增添衣物,以免著涼。

古代中國有「迎夏」儀式,起源於的周朝,周天子每逢「立夏」便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,舉行「迎夏」儀式。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,配赤色玉佩,連馬匹、車旗都要朱紅色的,以表達對豐收的渴求和期盼,順便趁此機會指令司徒等官到各地勉勵農民抓緊時節,勤勞耕作。這儀式可以看見過去君王對農業的重視。

另外民間也有習俗在立夏日量體重,為稱為「秤人」,有說法指在立夏「秤人」就不會再那麼怕熱,也不易產生厭食感,可以預防一些疾病。如果稍後體重增加,就稱為「發福」;如果體重減輕,就是「消肉」。

「耶穌對他們講了一個比喻說:『你們看無花果樹和各樣的樹,樹葉一長出來,你們看了自然就知道夏天近了。同樣,當你們看見這些事發生,就知道上帝的國近了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世代還沒有過去,一切都要發生。天地要廢去,我的話卻絕不廢去。』」(《路加福音》21:29-33)

插圖部份:Fujima Hung

養生部份:龍立淇中醫師(注意事項: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如有任何健康問題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或相關專業人士的意見。)


衍紙相關商品:

衍紙工作坊:



以下為廣告,【平凡文化】無法確保內容符合我們的宗旨



Similar Posts

發表迴響